鑫鼎晟接受證券日報專訪:深度解讀磷酸鐵鋰動力電池競爭格局發展態勢
發布時間:2025-02-12
瀏覽量:7

據鑫鼎晟分析,7月10日,中國汽車動力電池產業創新聯盟公佈的最新數據顯示,1月份至6月份,國內動力電池累計裝車量203.3GWh,同比增長33.7%;國內磷酸鐵鋰電池佔總裝車量的69.3%,遠高於三元鋰電池。 近兩年來,各大龍頭企業紛紛佈局磷酸鐵鋰電池,磷酸鐵鋰電池的安全性和低成本優勢愈發凸顯,市佔率不斷超越三元鋰電池,與此同時,鈉離子和半固態電池也已經實現裝車,動力電池板塊的競爭格局正不斷髮生變化。 鑫鼎晟研究院院長段志強表示,在新能源汽車降價的背景下,電池在整車成本中的佔比較高,相較於其他動力電池,磷酸鐵鋰電池的經濟性更爲優異。三元鋰電池的市場份額在短期內不會超越磷酸鐵鋰電池。 磷酸鐵鋰電池全面崛起 隨着各大龍頭企業不斷大手筆佈局,磷酸鐵鋰電池正呈現全面崛起態勢。 7月8日,中國遠景科技集團旗下公司遠景動力在西班牙建設的超級電池工廠舉行奠基儀式,該工廠將成爲歐洲首個磷酸鐵鋰電池超級工廠,預計2026年投產,還將依託歐洲大陸首個零碳產業園建設,打造零碳電池產品。 前不久,電池製造商寧德時代與LG新能源公司宣佈了一項重要合作,雙方將爲雷諾電動汽車子公司Ampere供應磷酸鐵鋰電池。這是LG新能源首次大規模供應磷酸鐵鋰電池,也是其在“需求導向”下不得不做出的改變。 據瞭解,包括LG新能源在內的韓國動力電池製造商主要專注於三元鋰電池的生產,但由於特斯拉、福特等歐美電動汽車生產商對於磷酸鐵鋰電池的需求不斷增長,韓國電池企業的技術路線也逐漸轉向。 上海鋼聯新能源事業部分析師常柯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兩大電池龍頭牽手可以在歐洲建立完整的價值鏈,提升競爭力。磷酸鐵鋰技術的集成也將使汽車電池成本降低約20%,進一步推動電動汽車行業的可持續發展。 中國汽車動力電池產業創新聯盟的最新數據顯示,上半年,磷酸鐵鋰電池出口量爲23.9GWh,同比增長48.6%;三元鋰電池出口量爲35.6GWh,同比下滑9.3%。可以看出,磷酸鐵鋰電池出口量一直在走高。 對此,常柯表示,多數海外客戶傾向採用磷酸鐵鋰電池,LG新能源、三星SDI、SKOn、ACC等海外企業已明確要佈局磷酸鐵鋰電池技術,國際主流車企在經濟型車型上也都有意使用磷酸鐵鋰電池。 “低價位的電動汽車產品使用相對便宜的磷酸鐵鋰電池正在成爲共識。”真鋰研究首席分析師墨柯也告訴《證券日報》記者。 電池技術路線競爭不斷升級 相比三元鋰電池,磷酸鐵鋰電池擁有低成本、高可靠性和低火災風險等優勢,但此前能量密度較低。對此,常柯認爲,近年來相關企業不斷投入研發,磷酸鐵鋰電池的能量密度已經與三元鋰電池不相上下,同時磷酸鐵鋰電池的生產成本通常低於三元鋰電池,這使得磷酸鐵鋰電池在市場上的競爭力更強。 從2021年開始,磷酸鐵鋰電池市佔率逐步超過三元鋰電池,電池性能不斷提高,技術路線也一直在更迭。 今年6月19日,工信部電子信息司正式發佈《鋰離子電池行業規範條件(2024年本)》和《鋰離子電池行業規範公告管理辦法(2024年本)》,明確將引導產業加快轉型升級和結構調整,推動我國鋰離子電池產業高質量發展。文件不僅對電池、正極材料、負極材料、隔膜、電解液這五大環節提出更高要求,而且引導企業減少單純擴大產能的製造項目。文件對能量密度也有了新的要求,這意味着不管是磷酸鐵鋰電池還是三元鋰電池,都將持續升級。 鋰電池領域革新的同時,新電池技術也陸續到來。今年以來,國內鈉離子和半固態電池已開始實現裝車。最新數據顯示,上半年,鈉離子電池的裝車量爲1.5MWh,半固態電池的裝車量爲2.1GWh。這意味着電池技術路線競爭將不斷升級。